时间: 2025-04-29 12: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1:09
生巧(生巧克力)是一种源自日本的甜点,主要由巧克力、奶油和黄油混合制成,通常还会加入一些酒类以增添风味。与传统的硬质巧克力不同,生巧质地柔软,口感丝滑,因其制作过程中未经过高温处理,保留了更多的水分,故得名“生”。
生巧一词源自日语“生チョコレート”(Nama Chocolates),“生”在日语中意为“新鲜”或“未加工”。随着日本甜点文化的全球传播,生巧逐渐被世界各地的甜品爱好者所熟知和喜爱。
在日本,生巧常被视为一种高档甜点,适合作为礼物赠送。它的流行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高品质、手工制作食品的追求。
生巧给人以温柔、甜蜜的联想,它那柔软的质地和丰富的口感常常让人联想到温馨和幸福。
在某个寒冷的冬日,我品尝了一块手工制作的生巧,那温暖而甜蜜的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生巧可以被用来比喻爱情:
我们的爱情,如同生巧, 柔软而甜蜜,细腻而温柔。 在每一个寒冷的夜晚, 它温暖着我的心房。
生巧的视觉联想是柔和的巧克力色,以及光滑的表面。听觉上,切开生巧时的轻微脆响,或是品尝时满足的叹息,都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都有类似的软质巧克力甜点,但“生巧”这一概念主要在亚洲,特别是日本较为流行。
生巧作为一种甜点,不仅在口感上给人以享受,其背后的文化和制作工艺也值得深入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生巧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情感和联想的词汇,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