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6:32
晚飧(wǎn shē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晚餐。其中,“晚”表示时间上的晚上,“飧”则是古汉语中表示晚餐的字。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更多地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用以表达一种文雅或古朴的氛围。
晚飧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营造一种古典或怀旧的氛围。例如,在古代诗词或散文中,作者可能会用“晚飧”来描述一天结束时的家庭聚餐,强调其温馨和宁静的氛围。在口语或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晚餐”这个更为通俗的词汇。
同义词:晚餐、晚膳、夜饭 反义词:早飧、早餐、早膳
这些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常用,而“晚飧”则带有一定的古风韵味。
“晚飧”一词源于古汉语,其中“飧”字在古代汉语中指晚餐。随着语言的发展,“飧”字的使用逐渐减少,而“晚餐”成为了更为普遍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晚餐是一个重要的家庭聚会时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晚餐往往是一天中家人团聚的时间。因此,“晚飧”这个词汇也承载了家庭和睦、温馨的象征意义。
提到“晚飧”,我联想到的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简单而温馨的晚餐。这种场景带有一种怀旧和安宁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晚飧”这个词汇,因为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个词汇常常让我感受到一种古典美的氛围。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能会这样使用:“晚飧时分,月上柳梢头,家人围坐,笑语盈盈。”
想象一幅画面: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桌上摆着简单的菜肴,窗外是宁静的夜晚,偶尔传来几声虫鸣。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对应的概念是“dinner”或“supper”,但这些词汇没有“晚飧”所带有的古风韵味。
“晚飧”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这个词汇在文学创作和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够为作品增添一种古典美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