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1:34
“未有伦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杰出,无与伦比,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或境界。
“未有伦比”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这个成语体现了汉语中对于极致和卓越的追求,是中华文化中对于优秀品质的一种赞美。
在文化中,“未有伦比”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达到极致的人物或事物,反映了人对于卓越和完美的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各自领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如历史上的伟人、现代的杰出科学家等。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的演讲,他的研究成果被评价为“未有伦比”,这让我深受启发,也激励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追求更高的成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诗篇,未有伦比,如星辰璀璨,照亮夜空。”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画像或雕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赞美英雄或伟人的史诗朗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paralleled”或“without equal”,它们在意义上与“未有伦比”相近,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未有伦比”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卓越和完美的赞美,也是对人们追求更高目标的激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魅力。
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有】
3.
【伦】
(形声。从人,仑(lún)声。本义:辈,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伦,辈也。 、 《荀子·富国》-人伦并处。 、 《礼记·曲礼下》-儗人必于其伦。 、 《礼记·曲礼下》-毛犹有伦。 、 汉·贾谊《过秦论》-廉颇赵奢之伦。
【组词】
伦辈、 伦序、 伦表、 伦品、 伦侯、 伦望、 伦族
4.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