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5:18
泛指书信。
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1.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3.
【雁】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引证】
《说文》-雁,雁鸟也。 、 《仪礼·士昏礼》-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 、 《仪礼·士相见礼》-下大夫相见以雁。 、 唐·杜甫《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
【组词】
雁塔题名、 雁杳鱼沉、 雁天、 雁户、 雁奴、 雁字、 雁臣
4.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 、 《左传·闵公二年》-大帛之冠。 、 《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 《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 、 《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布帛、 玉帛;财帛;帛召、 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