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47:56
“感恩荷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感激他人的恩德,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或回报。其中,“感恩”指的是对别人的好意或帮助心存感激,“荷德”则是指承担或回报这种恩德。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和回报意识。
在文学作品中,“感恩荷德”常用于描述人物对恩人的深厚情感和坚定承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仍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和未来的回报意愿。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责任感和道德义务。
同义词:
反义词:
“感恩荷德”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责任和道德义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荷德”是重要的道德观念之一,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回报。这种观念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交往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责任感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等深厚的人际关系。它提醒我们在接受帮助时要心存感激,并在有能力时回报社会和他人。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我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时,我都会提醒自己要感恩荷德,不仅在言语上表达感谢,更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将“感恩荷德”融入表达对自然或社会的感激之情:
山川河流,滋养我身, 感恩荷德,心怀敬畏。 岁月流转,恩情不灭, 回报社会,是我誓言。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广阔的自然中,心中充满感激,准备以行动回报这个世界。在听觉上,可以是一首温暖的歌曲,歌词中反复强调感恩和回报的主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gratitude and reciprocity”来表达,虽然具体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感激和回报的观念是相通的。
“感恩荷德”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这种感恩和回报的意识,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促进社会的正向循环。
且禄优足以仁族,事简足以养疴,使某自谋,不过如此。感恩荷德,负戴靡胜!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3.
【荷】
用肩扛或担;背负。
【引证】
《列子·汤问》-荷担者三夫。 、 《论语·微子》-以杖荷蓧。
【组词】
荷锄;荷蓧丈人、 荷校、 荷担
肩负,担负。
【引证】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门者。
【组词】
荷累、 荷担
4.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