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8:03
枕曲藉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枕着弯曲的物体,躺在糟粕之中”。这个成语形容人生活困苦,处境艰难,常用来比喻生活环境恶劣或处境不佳。
在文学作品中,枕曲藉糟 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悲惨境遇,增强故事的悲剧色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枕曲藉糟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贫困和艰难生活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枕曲藉糟** 反映了人们对贫困和艰难生活的同情和理解。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同情。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悲哀。它让人联想到贫困、艰难和无助的情景,影响人们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历史小说时遇到过这个成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枕曲藉糟的夜里,
星光依旧闪烁,
希望在黑暗中发芽,
等待黎明的曙光。
枕曲藉糟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破旧的房屋、昏暗的灯光和沉重的呼吸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贫困和艰难的生活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iving in squalor" 或 "leading a wretched life",它们都描述了贫困和艰难的生活状态。
枕曲藉糟 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被使用,但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文学表达工具,能够深刻地描绘贫困和艰难的生活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自饮一杯,仍要见~之态,对席者作雷声,左邻作蜂声,右邻作蠢蠢状。
1.
【枕】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枕,卧所荐首也。 、 《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 、 《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险且枕。 、 《战国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组词】
枕上之花、 枕箱、 枕山、 枕中术、 枕中书
2.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3.
【藉】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藉,祭藉也。 、 《仪礼·士虞礼》-藉用苇席。 、 《列子·黄帝》-藉乃燔林。 、 《周礼·大行人》-缫藉九寸。 、 《易·大过》-藉用白茅,无咎。 、 《礼记·曲礼》-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4.
【糟】
(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糟,酒滓也。 、 《周礼·酒正》。注:“糟,醫酏之不醫者,醫者曰清。”-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醫酏糟。 、 《礼记·内则》。注:“糟,醇也。”-稻醴清糟。 、 《墨子·公输》-邻有糠糟。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不餔其糟。
【组词】
糟鼻子、 糟油、 糟魄、 糟坛、 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