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6:45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如果这个都能忍受,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这个成语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极度不满或愤怒,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意是指如果连这种事情都能忍受,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表达对极端情况的不可容忍。
在**文化中,忍耐被视为一种美德,但当忍耐达到极限时,这个成语强调了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它反映了社会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这个成语常常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愤怒、失望和决心。它激发人们对于不公和恶劣行为的反抗意识。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面对不公或恶劣行为时的内心感受,激励自己或他人采取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将这个成语融入表达强烈情感的诗句中,如:“是可忍,孰不可忍,心中的火焰燃烧不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对不公时的愤怒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旋律来增强这个成语的情感强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ough is enough”或“There's a limit to everyth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不可容忍的情感。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传达了强烈的情感,还强调了行动的必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
春秋末年,鲁国贵族季孙氏操纵朝政大权,把鲁昭公赶到齐国,把鲁哀公赶往卫国。他更为放肆,在家设置“八佾”这个只有太子才能享用的大型舞乐队,严重违背了周礼,孔子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2. 【可】
3.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
4.
【孰】
(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jí),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
同本义。“熟”的古字。
【引证】
《说文》。字亦作熟。-孰,食饪也。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孰。
【组词】
孰烂
5.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6. 【可】
7.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