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9:41
旌旗: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军队中用来指挥或标识的旗帜。基本含义是指任何形式的旗帜,尤其是在军事或仪式场合中使用的旗帜。
旌旗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旌”指的是用羽毛装饰的旗帜,而“旗”则是指一般的旗帜。在古代,旌旗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指挥和标识部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旌旗的含义扩展到任何形式的旗帜,尤其是在仪式和庆典中。
在**文化中,旌旗常与军事和国家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在古代,旌旗不仅是军队的标志,也是将领权威的象征。在现代,旌旗在国庆、军事阅兵等场合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
旌旗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严和尊敬。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和战场上的勇士,以及国家的荣耀和民族的骄傲。
在我的生活中,旌旗常出现在历史书籍和电影中,特别是在描述古代战争和军事策略时。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和人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旌旗:
风中旌旗猎猎作响,
战鼓声声催人奋进。
勇士们挺立如山,
为荣耀而战,为自由而歌。
看到旌旗,我联想到古代战场上飘扬的旗帜,听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紧张。
在不同文化中,旗帜(包括旌旗)都是重要的象征。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国旗和军旗同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军队的荣誉。
旌旗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在现代语言中保持着其象征意义。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与军事、历史和国家荣耀相关的话题。
1.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旌,游车载旌析羽。 、 《礼记·明堂位》-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 、 《国语·吴语》-建旌提鼓。
【组词】
旌旄、 旌羽
2.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