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6:35
“救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拯救生命,即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脱离危险,挽救其生命。这个词汇通常用于表达迫切需要帮助的情况,尤其是在生命受到威胁时。
“救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救”字意为拯救,“命”字意为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用于字面上的生命救援,也用于比喻性的紧急求助。
在**文化中,“救命”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感,也反映了社会对互助和紧急救援的重视。
“救命”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焦虑的情感,它能够迅速唤起人们对危险和紧急情况的联想,激发人们的同情和援助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看到有人不慎受伤,周围的人立刻呼喊“救命”,并迅速采取行动进行急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救命”融入到描述自然灾害的场景中,如:
狂风呼啸,海浪滔天, 渔船摇曳,呼声震天。 “救命!”一声,穿云裂石, 英雄挺身,生死一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海上救援的画面,海浪汹涌,一艘小船在风浪中挣扎,船上的人挥手呼救,背景是救援船只正迅速接近。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急警报声和呼救声交织在一起的紧张氛围。
在英语中,“救命”可以翻译为“help”或“save my life”,但在紧急情况下,更常用的是“help”这个词。不同文化中,对于紧急求助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紧急和求助的情感是共通的。
“救命”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情感和实际意义,它不仅是紧急情况下的求助信号,也是社会互助和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紧急和重要的信息至关重要。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