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4:01
“救命稻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溺水时抓住的一根稻草,比喻在绝境中抓住的最后一丝希望或依靠。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在极度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抓住的微小的、可能并不实际的希望。
在文学作品中,“救命稻草”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绝望中的心理状态,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则更多用于日常对话,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依赖,即使这种依赖可能并不实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危机管理,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人们在压力下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救命稻草”强调的是微小的希望,而“最后一搏”则强调行动的最后尝试。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无助和绝望的状态。
“救命稻草”这个成语源自于人们对溺水时本能反应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人们在各种绝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且含义相对固定。
在文化中,“救命稻草”反映了人们对希望的执着和对生存的渴望。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描述在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重大中人们的应对策略。
这个词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的,既有对希望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它让人联想到人们在绝境中的挣扎和坚持,以及对生命的不放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工作危机,当时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建议成了我的救命稻草,帮助我度过了难关。
在诗歌中,可以将“救命稻草”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如:“在枯萎的草丛中,那一抹绿意成了大地的救命稻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水中挣扎,手中紧握着一根稻草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水流声和人们的呼救声,增强场景的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 last resort”或“a lifelin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在绝境中寻找希望的意思。
“救命稻草”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人们在绝境中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希望的永恒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当初心里想得和现在不一样,在当初那可是~。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稻】
(形声。从禾,舀(yǎo)声。本义:水稻)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职方氏》-其谷宜稻。 、 《诗·小雅·白华》-浸彼稻田。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4.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