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7:49
词汇“掩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组合,“掩”通常指遮盖、隐藏,而“暧”则常与模糊、不清晰相关,如“暧昧”。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掩暧”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遮掩或模糊不清的状态。
“掩暧”可能指的是一种遮掩或模糊的状态,可能用于描述情感、态度或事实的不明确或隐藏。
由于“掩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的复杂心理状态或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由于“掩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掩”和“暧”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圈子中,可能会使用“掩暧”来形容某种艺术手法或表达方式,强调其模糊和多义性。
“掩暧”可能给人一种神秘、难以捉摸的感觉,也可能带有一种隐秘或不坦诚的负面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使用“掩暧”这个词的情况,但在某些艺术展览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看到类似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掩暧”来形容月光的朦胧:
月光掩暧,星辰隐约,
夜的帷幕,轻柔而神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光线透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光影,这种光影的模糊和遮掩可以用“掩暧”来形容。
由于“掩暧”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掩暧”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模糊和遮掩状态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暧】
(形声。从日,爱声。本义:昏暗不明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楚辞·远游》-时暧曃其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组词】
暧然、 暧暧
掩蔽。
【引证】
谢灵运《会吟行》-轻云暧松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