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8:23
词汇“[状候]”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上下文,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
假设“[状候]”是一个医学或气象学领域的术语,它可能指的是某种状态或条件,例如疾病的症状或天气的征兆。
由于“[状候]”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可能是由专业术语演变而来。
在医学和气象学领域,“状候”是专业人员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根据天气的状候来决定是否携带雨具,或者根据身体的状候来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在诗歌中,可以将“状候”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的变化,如:
晨曦初露,状候万千,
云卷云舒,风起风停。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症状或征兆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状候]”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其在特定领域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的专业性和精确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特定术语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沟通至关重要。
1.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2.
【候】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矦,伺望也。 、 《广雅·释诂三》-矦,覗也。 、 《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市有候馆。
【组词】
候馆、 候楼、 侯遮、 候徼、 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