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01
词汇“完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完成一篇文章”或“文章的完整性”。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推测进行。
“完篇”字面意思是指一篇文章的完成状态,即文章已经写完,没有遗漏的部分,整体上是完整的。
在文学语境中,“完篇”可能指的是作者完成了一部作品的写作,强调作品的完整性和完成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写完”、“完成”等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编辑或出版行业,可能会更注重文章的完整性和质量,因此“完篇”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
由于“完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完”和“篇”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文章的完成状态。
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文章的完整性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学术和出版领域。因此,“完篇”可能在这些领域中有特定的含义和重要性。
对于作者来说,完成一篇文章可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完篇”可能与这些积极的情感反应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完成一篇重要的文章或论文时,可能会使用“完篇”来强调这一成就。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完篇”来表达完成一首诗的喜悦: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完篇心自喜,墨香满衣襟。
完成一篇文章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安静的书房,笔尖在纸上滑动的声音,以及完成后的满足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leted manuscript”或“finished article”,强调文章的完成状态。
“完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强调了文章的完整性和完成度,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篇】
(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
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引证】
《说文》-篇,书也。…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 、 《论衡·书说》-著文为篇。 、 《汉书·公孙宏传》-著之于篇。 、 《游天台山赋》-故事绝于常篇。
【组词】
篇翰、 篇卷、 篇册、 篇典、 篇秩、 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