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9:11
完税 的字面意思是指完成了纳税的义务,即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了应缴的税款。在财务和税务领域,完税通常指的是个人或企业已经按照税法规定,向政府缴纳了所有应缴的税款。
“完税”一词源于汉语,由“完”和“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税意味着履行了对国家的义务。随着现代税法的发展,完税的概念也逐渐细化,涉及到更多的税种和复杂的税务计算。
在**文化中,完税被视为公民的法定义务,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行为。社会普遍认为,按时完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提到完税,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责任、义务和法律遵从。对于一些人来说,完税可能是一种负担,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履行公民责任的体现。
在个人生活中,完税通常与财务规划和税务申报相关。例如,每年报税季节,个人需要整理收入和支出,确保准确完税。
在诗歌中,完税可以被用来象征责任和秩序:
“在岁月的账簿上,我一笔一划, 完税,是对时间的尊重。”
完税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税务表格、计算器按键声或是税务顾问的办公室。
在不同文化中,完税的概念基本相同,都是指履行纳税义务。然而,不同国家的税法和税务实践可能存在差异,影响完税的具体操作和理解。
完税是财务管理和法律遵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完税的含义和重要性,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确保遵守法律规定,同时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完税这一词汇,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财务和税务相关的沟通。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税】
(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税,租也。 、 《急就篇》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 《大戴礼记·主言》-税十取一。 、 《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有税有赋。 、 《周礼·掌交》-论九税之利。 、 《汉书·刑法志》-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