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9:55
“土头土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显得土气、不时髦、缺乏现代感。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穿着、举止或思维方式显得过时或不合时宜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土头土脑”可能用来描绘一个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的角色,强调其与现代都市生活的格格不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调侃或批评某人的穿着或行为不够时尚。在专业领域,如时尚或设计,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价某个作品或设计缺乏创新和现代感。
同义词:
反义词:
“土头土脑”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土”和“头”、“脑”组成,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的土气特征。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现代感和时尚感的人或事物。
在**文化中,“土头土脑”这个词汇反映了城乡差异和时代变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时尚和现代感的追求日益增强,这个词汇也因此被广泛使用。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给人以过时、不合时宜的联想。在使用时,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负面情感反应,尤其是在被形容的对象感到尴尬或不舒服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穿着过时的人,他们的打扮确实显得土头土脑。这让我意识到时尚和现代感在社交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土头土脑”融入到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中,如:
在那遥远的村庄,
人们土头土脑,
却有着最纯真的笑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农村生活的画面,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显得土头土脑。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传统民谣,它们传达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dated”或“old-fashioned”,它们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显得过时或不合时宜。
通过对“土头土脑”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或事物时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描述那些缺乏现代感和时尚感的人或事物时。
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她那~的样子让人看不起。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4.
【脑】
(形声。本义:脑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 、 《考工记·弓人》-蹙于(脑)而休于气。 、 《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其荣发也。 、 《春秋元命苞》-人精在脑。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