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7:32
摽卖(biāo m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标价出售”或“明码标价地卖”。它指的是在商品上明确标出价格,供顾客直接购买的行为。
摽卖一词源自汉语,摽(biāo)意为标示、标记,卖(mài)意为出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摽卖成为商业交易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零售业中。
在**,摽卖是一种常见的销售方式,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透明度和效率。它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部分,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商品的价格。
摽卖给人一种公平和透明的感觉,因为它消除了价格的不确定性。这种透明度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超市和商场看到摽卖的情况。这种销售方式让我感到方便,因为我可以直接看到商品的价格,无需询问或讨价还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摽卖:
在熙攘的市场里,
商品摽卖,价格清晰。
每一枚硬币的交换,
都是公平的见证。
想象一个繁忙的市场,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商品,每个商品上都贴着价格标签。这种场景给人一种热闹和活力的感觉,伴随着商贩的叫卖声和顾客的交谈声。
在不同文化中,摽卖的概念是相似的,都是指明码标价的销售方式。然而,不同文化对价格的敏感度和讨价还价的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摽卖是一个反映市场经济透明度和效率的词汇。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增强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通过对摽卖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商业交易中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1.
【摽】
捶胸;击。
【引证】
《说文》-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 、 《诗·柏舟》-寤辟有摽。 、 《左传·哀公十二年》-长木之斃,无不摽也。
【组词】
摽辟
落下。
【引证】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组词】
摽落、 摽梅
2.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