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5:07
“停断”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停止或中断某事物的连续性。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个过程、活动或状态的突然中止。
在不同的语境下,“停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停断”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停”和“断”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停止和断裂。在汉语中,这种复合词的构成方式很常见,用以表达更为具体和复杂的概念。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停断”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突然的停断可能被视为不吉利的预兆或象征着某种转变。
“停断”这个词汇可能带给人一种突然、意外的感觉,引发对未知的恐惧或对变化的期待。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事故、故障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由于电力停断而导致的工作中断,这让我意识到备份和应急措施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停断”来描绘时间的突然停滞:
时间在那一刻停断, 世界静止,万物凝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原本流动的水突然停止,形成静止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旋律突然中断,留下空白。
在英语中,“停断”可以对应为“disruption”或“interruption”,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和含义。
“停断”这个词汇在描述突然中止的情况时非常有效,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用,也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各种突然中断的情况。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