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7:57
词汇“取赎”在中文中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法律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在债务或抵押关系中,债务人或抵押人通过支付一定金额来恢复其对抵押物的所有权或解除债务的行为。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岁月如梭,债务如山,
取赎之路,漫长而艰。
汗水滴落,希望不灭,
终有一日,自由重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取赎”是一个在特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词汇,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法律和经济含义,以及个人努力和责任的体现。
1.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2.
【赎】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用财物换回人或抵押品)。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 、 《为了忘却的纪念》-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说他可以赎出的也有。
【组词】
赎生、 赎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