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5:25
“浓妆艳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化妆非常浓重,装饰华丽,通常用来描述女性在特殊场合或为了吸引注意而进行的夸张装扮。
在文学中,“浓妆艳饰”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外表,暗示其性格特点或社会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贬义,暗示过度修饰或不自然。在专业领域,如时尚或美容行业,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化妆风格或产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场合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强调自然和简约。
“浓妆艳饰”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女性妆容的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合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化妆是一种礼仪,尤其是在重要场合。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浓妆艳饰有时会被视为过时或不自然。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华的场景、夸张的表演或过度的自我展示。它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从欣赏到批评不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女性在特殊场合选择浓妆艳饰,她们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自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脸庞,浓妆艳饰,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结合图片,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妆容浓重的女性,穿着华丽的服装,站在灯光下,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热闹的舞会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背景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lamorous makeup”或“elaborate decoration”,它们在描述上可能更加直接,但基本含义相似。
“浓妆艳饰”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的装扮,还反映了社会对美的不同追求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
那女孩儿~从里面出来。
1.
【浓】
(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浓,露多也。 、 《诗·小雅·蓼萧》-零露浓浓。
【组词】
浓浓
2.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3.
【艳】
(会意。从豐(fēng),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艷,好而长也。 、 《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 《诗·小雅·十月之交》-艳妻煽方处。 、 《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艳陆离些。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窈窕艳城郭。
【组词】
艳色、 艳段、 艳质
4.
【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拭。-饰,刷也。 、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