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2: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2:15:17
残部: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剩余的部分,特别是在战争、灾难或其他*破坏后留下的部分。它强调的是不完整、剩余的特性。
“残部”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残”指不完整或剩余,“部”指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
在战争频繁的历史时期,“残部”常用来描述战后的凄凉景象,反映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灾难后的恢复工作。
“残部”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凄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破坏和失去。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重建和希望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自然灾害后看到社区的残部,那种景象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残部”:
在废墟的残部中,
希望的种子悄然发芽,
阳光穿透破碎的天空,
照亮了新生的道路。
在英语中,“残部”可以对应为“remnant”或“remains”,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
“残部”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质上的剩余,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灾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希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现有的一切,并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部】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部,天水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