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05
“惠心妍状”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具体来说:
综合起来,“惠心妍状”形容人的内心善良、外表美丽,整体上给人一种美好、和谐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惠心妍状”常用来形容女性角色的内外兼美,如在古典小说或诗词中描述女子的美德和美貌。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美学,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讨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惠心妍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在描述理想女性形象时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女性内外美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德和美貌一直被高度重视。因此,“惠心妍状”这个成语在描述女性时,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色彩,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理想化期待。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温暖、美好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温柔、善良、美丽的女性形象。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带有一种赞美和敬仰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个我非常尊敬或喜爱的女性时使用这个成语,比如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表达我对她的敬爱和赞美。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自开,
惠心妍状映日来。
世间美好皆如此,
愿君常怀善与爱。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典绘画中描绘的美丽女性,或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插图。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中温柔、优雅的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内外兼修”或“德才兼备”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汇。
“惠心妍状”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美,更强调了内在的美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应该全面考虑其内在和外在的品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的全面美。
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
1.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妍】
(形声。小篆字形。从女,幵(jiān)声。本义:巧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慧巧之意。-妍,技也。一曰慧也。
【组词】
妍手
4.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