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4:45
词汇“[汹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汹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但根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汹涌的恶”,即形容某种力量或情绪非常强烈且具有破坏性。
由于“汹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强行使用,可能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某种极端的、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或情绪。
由于“汹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凶猛、狂暴、恶劣 反义词:温和、平静、善良
由于“汹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有人创造性地使用“汹恶”这个词汇,它可能会被赋予特定的意义,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汹恶”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强烈的负面情绪或力量,如愤怒、恐惧、破坏等。
由于“汹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非常低。
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汹恶”来描述某种极端的情绪或力量:
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狂风暴雨、波涛汹涌的画面,或者一段充满紧张和不安的音乐。
由于“汹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汹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非常有限。如果需要描述强烈的负面情绪或力量,可以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如“凶猛”、“狂暴”等。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尝试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但需要注意其非标准性可能带来的理解障碍。
1.
【汹】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引证】
《说文》-洶,涌也。 、 唐·杜甫《大会渡》-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 《韩非子·杨权》-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组词】
汹呶、 汹急、 汹怒、 汹然、 汹溶
形容声音大;喧嚣。
【引证】
《尚书大传》-洶洶、嗑嗑,皆水声也。 、 《楚辞·逢纷》-飘风来之洶洶。
【组词】
汹汹拳拳、 汹赫、 汹洶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