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07:37
词汇“汹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不标准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与“汹涌”和“动荡”有关,指的是某种强烈的、不稳定的动态或情绪状态。然而,由于该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进行。
“汹动”可能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动荡不安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情绪、社会**或自然现象等。
由于“汹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汹涌”和“动荡”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某种强烈的动态或情绪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汹动”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的**或情绪状态。
“汹动”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紧张、不安或激动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波涛汹涌的海面、激烈的社会**或内心的激烈冲突。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强烈动态或情绪状态的场合,可以使用“汹动”来增强表达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汹动”来描绘内心的激烈冲突:
心海汹动,波涛翻滚,
思绪如潮,难以平息。
由于“汹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使用“turbulent”或“agitated”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汹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用来形容强烈的、动荡不安的状态。虽然不常见,但在需要强调某种强烈动态或情绪状态的场合,它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汹】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引证】
《说文》-洶,涌也。 、 唐·杜甫《大会渡》-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 《韩非子·杨权》-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组词】
汹呶、 汹急、 汹怒、 汹然、 汹溶
形容声音大;喧嚣。
【引证】
《尚书大传》-洶洶、嗑嗑,皆水声也。 、 《楚辞·逢纷》-飘风来之洶洶。
【组词】
汹汹拳拳、 汹赫、 汹洶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