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2:36
“凄凄楚楚”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凄凄”和“楚楚”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悲伤、凄凉的样子,形容人或事物显得非常悲伤、可怜。
在文学作品中,“凄凄楚楚”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悲伤情感或境遇,如描述一个失去亲人的人的悲痛表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看起来很可怜或需要同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作品的情感氛围。
同义词:
反义词:
“凄凄楚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的“凄凄”和“楚楚”都是古代汉语中用来形容悲伤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悲伤情感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悲伤和哀愁常常被赋予一种美学价值,尤其是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因此,“凄凄楚楚”这样的词汇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氛围。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哀伤。它让我联想到雨夜、孤独的身影和无尽的等待,这些都是悲伤情感的典型象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观看悲剧电影时感受到“凄凄楚楚”的情感氛围。电影中的主角经历了巨大的悲痛,她的表情和行为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雨夜凄凄楚楚,
孤灯下,心事重重。
梦回故里,泪湿枕边,
谁解其中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雨夜中孤独的人影,背景是模糊的街灯和细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或是悲伤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orrowful”或“pathetic”,但这些词汇可能缺乏“凄凄楚楚”所包含的深刻情感和文化内涵。
“凄凄楚楚”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有效地传达悲伤和哀愁的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体会到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凄凄楚楚又哭起来;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把当初分别的话,一一诉将出来。
1.
【凄】
(淒俗作“凄”。形声。从水,妻声。本义:云雨兴起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淒,雨云起也。 、 《诗·小雅·大田》-有渰淒淒。
【组词】
凄凄
2.
【凄】
(淒俗作“凄”。形声。从水,妻声。本义:云雨兴起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淒,雨云起也。 、 《诗·小雅·大田》-有渰淒淒。
【组词】
凄凄
3.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4.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