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27:17
毛瑟(Mauser)是一个源自德国的姓氏,最初指的是毛瑟兄弟(Paul Mauser 和 Wilhelm Mauser),他们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枪械而闻名。毛瑟枪械因其精确性和可靠性而受到军事和民用市场的青睐。
在军事和枪械领域,“毛瑟”通常指代毛瑟公司生产的各种步枪和手枪,如著名的毛瑟C9*手枪。在文学作品中,毛瑟枪可能被用作象征武器或战争的元素。在口语中,提及“毛瑟”可能引起对历史或军事话题的讨论。
同义词:步枪、枪械、武器 反义词:和平、非暴力、防御
“毛瑟”一词源自德国姓氏Mauser,该姓氏与枪械制造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瑟品牌成为了高质量和可靠性的代名词。
毛瑟枪械在多个国家的军事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们不仅是战争工具,也是技术进步的象征。
提及“毛瑟”可能唤起对历史**的记忆,如战争和冲突,同时也可能联想到精确工程和工艺的赞赏。
在军事历史爱好者的圈子中,毛瑟枪械常常是讨论的热点,收藏家们对其历史和工艺有着深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毛瑟”用作象征力量和精确的元素:
如同毛瑟的子弹, 穿透历史的沉默, 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想象一把毛瑟步枪,可能会联想到金属的冷光和枪械操作时的机械声响。
在不同语言中,“毛瑟”可能直接音译为Mauser,但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
“毛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枪械品牌,还承载了军事历史和技术发展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
1.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2.
【瑟】
(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组词】
调瑟、 琴瑟
古水名 。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