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59:33
毛瑟枪:毛瑟枪是一种历史上的步枪,由德国毛瑟兄弟(Wilhelm and Paul Mauser)设计,首次出现于19世纪末。这种枪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而闻名,是当时许多国家军队的主要装备。
毛瑟枪的名称来源于其设计者毛瑟兄弟。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瑟枪的设计不断改进,但其核心特点——高精度和可靠性——始终保持不变。
毛瑟枪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军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步枪技术的重大进步。在许多国家的军事文化中,毛瑟枪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武器。
提到毛瑟枪,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战争场景,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技术的精湛。
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毛瑟枪的实物,其精细的工艺和历史价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创作一首关于战争的诗时,我可以这样写:“毛瑟枪的冷光,映照着战场的残酷,每一颗子弹,都是历史的见证。”
想象一幅画面:士兵们在战壕中,手持毛瑟枪,准备射击。背景音乐可能是紧张的战鼓声,增强了场景的紧张感。
在不同语言中,毛瑟枪可能被称为“Mauser rifle”(英语)、“Mauser Gewehr”(德语)等,但其作为历史上的重要武器的地位是普遍认可的。
毛瑟枪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不仅代表了枪械技术的发展,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背景。
1.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2.
【瑟】
(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组词】
调瑟、 琴瑟
古水名 。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
3.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