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4:17
词汇“炎景”的深入学*和分析:
“炎景”一词由“炎”和“景”两个字组成。其中,“炎”通常指火焰、高温或炎热的状态,而“景”则指景色、景象或环境。因此,“炎景”字面意思是指炎热或火焰般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夏季酷热的天气或火热的场景。
“炎”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火焰或高温,而“景”字则指景色或景象。两者结合形成的“炎景”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炎炎者灭,隆隆者绝”的描述,但“炎景”作为一个固定词汇的使用相对较少。
在**文化中,夏季常被视为炎热的季节,因此“炎景”一词常与夏季相关联。在古代文学中,炎热的景象常被用来象征困难或考验。
“炎景”一词给人带来炎热、不适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汗水、干渴、疲惫等。在文学创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场景的氛围,表达人物的坚韧或困境。
在个人经历中,夏季的炎景可能让人想起童年时在酷热中玩耍的记忆,或是成年后在高温下工作的艰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炎景”来描绘夏季的酷热:
炎景如火,炙烤着大地,
汗水如雨,浸透了衣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orching scene”或“blazing landscape”,用来描述类似的炎热或火热的场景。
“炎景”一词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特定专业领域中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了解其字面意思、语境使用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