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3:44
“炎日”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非常炎热的日子,特别是指太阳非常强烈、天气极其炎热的日子。基本含义是形容天气酷热,阳光猛烈。
在文学中,“炎日”常用来描绘极端的天气状况,增强场景的氛围,如在描述沙漠、荒野或战争场景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炎日”来形容夏天特别热的日子。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天气现象。
同义词:酷暑、烈日、炎热、火辣辣 反义词:寒日、冷天、凉爽、阴凉
“炎日”由“炎”和“日”两个字组成。“炎”字古汉语中表示火光上升,引申为热、炎热;“日”即太阳。在古代文学中,“炎日”常用来形容夏天的酷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炎热的天气常常与夏季、农耕活动和节日(如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炎日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惯,如调整工作时间,增加防暑措施等。
“炎日”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不适、烦躁和渴望凉爽。联想可能包括汗水、遮阳伞、冷饮和空调等。
在个人经历中,炎日可能让人想起某个特别热的夏天,或者是一次难忘的户外活动。
在诗歌中,“炎日”可以用来形容夏天的热情和活力,如:“炎日下,大地如火,生命在热浪中跳跃。”
视觉上,炎日可能让人联想到明亮的阳光、滚烫的地面和闪烁的水面。听觉上,可能是蝉鸣、风扇的嗡嗡声或冷饮的冰块碰撞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炎热天气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例如,英语中的“scorching sun”或“blazing heat”。
“炎日”是一个描述极端炎热天气的词汇,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天气状况,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