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2:23
“御凶”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抵御或避免凶险、灾难。它通常用于描述采取措施来防止不幸或危险的情况发生。
在文学中,“御凶”可能被用来描述英雄或主角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来克服困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风水学或占卜学中,“御凶”可能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布局或仪式来避免不吉利的影响。
同义词:避邪、化险、防患、消灾 反义词:招祸、引灾、惹祸
“御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御”字有控制、管理的意思,而“凶”则指不幸或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在描述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的行为上。
在**文化中,“御凶”与风水、占卜和传统信仰紧密相关。人们常常通过各种仪式和物品来御凶,如挂门神、摆放风水物品等。
“御凶”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防御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保护、安全和预防措施,激发人们对未知危险的警惕和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家庭安全措施时使用“御凶”这个词,比如安装防盗系统或学*急救技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来临之前,
我们御凶于未然,
筑起心灵的堡垒,
抵御外界的侵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士布阵防御的画面,或者一个家庭在门口挂上护身符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铃的声音,传统上认为风铃可以驱邪御凶。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d off evil”或“protect from harm”,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是关于保护和避免负面影响。
“御凶”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安全和保护的普遍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