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0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06:50
“敲敲打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敲击和打击来进行某种活动。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通过反复的敲击或打击来完成某项工作,也可以比喻为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
在文学中,“敲敲打打”常用来形容工匠或手艺人的工作状态,如木匠、铁匠等。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认真,只是表面应付,或者形容某人通过小动作来引起注意。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或建筑,它可以指实际的敲击动作,如敲击乐器或敲打建筑材料。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敲敲打打”更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和重复性,而“敲打”和“敲击”可能更侧重于单次的动作。
“敲敲打打”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直观,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敲击动作。在汉语中,这种表达方式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其具体起源难以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也逐渐扩展,从字面动作延伸到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敲敲打打”常常与勤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于通过努力和坚持来克服困难的传统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勤劳和坚持的感觉。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在工地上辛勤工作的工人,或者是那些在工作室里不断尝试和改进的手艺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装修房子时看到工人们敲敲打打,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细致的工作,最终完成了美丽的装修效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锤,敲敲打打,锻造出坚韧的心。”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到一位工匠在敲打金属的画面,伴随着清脆的敲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mmering and banging”,但这种表达更侧重于噪音和混乱,而不像“敲敲打打”那样带有勤劳和坚持的正面含义。
“敲敲打打”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动作,还蕴含了勤劳和坚持的精神。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来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如果不是开发,我们生产汽车还会像过去一样用锤子敲敲打打,现在大不相同了,这是质的变化。
这种人需要别人经常~。
1.
【敲】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敲,击头也。 、 《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夺之杖以敲之。 、 《吕氏春秋·当务》-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僧敲月下门。 、 、 、 、 清·黄宗羲《原君》-敲剥天下。
【组词】
敲扑、 敲丝、 敲枰、 敲翻
2.
【敲】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敲,击头也。 、 《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夺之杖以敲之。 、 《吕氏春秋·当务》-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僧敲月下门。 、 、 、 、 清·黄宗羲《原君》-敲剥天下。
【组词】
敲扑、 敲丝、 敲枰、 敲翻
3.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4.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