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7: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7:15:27
来仪(lái y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到来”和“仪态”。在古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凤凰等神鸟降临,象征吉祥和美好的到来。
来仪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神鸟凤凰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文学和学术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来仪因此也带有吉祥和美好的寓意。在古代,君王的德行被认为是吸引凤凰来仪的原因,因此来仪也与君王的德行和国家的繁荣联系在一起。
来仪给人一种庄严、神圣和美好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和君王的威严,同时也象征着和平与繁荣。
在日常生活中,来仪的使用较少,但在描述一些重要的仪式或庆典时,可以使用来仪来增添庄重和神圣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来仪来描绘一个美好的场景或象征一个重要的时刻: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凤凰来仪,瑞气千条。
来仪可以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以及凤凰的美丽形象。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凤凰降临的古代画作;在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宫廷的音乐和钟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某种神圣或吉祥的象征,如希腊神话中的凤凰(Phoenix),它在火焰中重生,象征着重生和永恒。
来仪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学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古代*人对吉祥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化的深度。
1.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2.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