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3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31:46
桃仁:字面意思是指桃子的核,即桃子的种子。在中医学中,桃仁也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
桃仁一词源自汉语,直接由“桃”和“仁”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演变。在古代文献中,桃仁作为药材的使用已有记载。
在中国文化中,桃子象征长寿和健康,因此桃仁作为桃子的核心部分,也常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在中医文化中,桃仁的药用价值被广泛认可。
桃仁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如家人一起吃桃子,或者在中医治疗中的信任和依赖。
在日常生活中,桃仁可能出现在家庭聚会的水果盘中,或者在中医诊所的治疗方案中。
在诗歌中,桃仁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坚韧和内在的力量:
桃仁深藏果心间,
历经风雨不变颜。
活血化瘀显神通,
润肠通便展新篇。
在不同文化中,桃仁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作为药材的功能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有所体现,如在印度草药学中。
桃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桃子的核,还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桃仁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中医文化。
1.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2.
【仁】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引证】
《说文》-仁,亲也。 、 《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 《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组词】
仁人、 仁术、 仁宇、 仁瑞、 仁朴、 仁笃、 仁诲、 仁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