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25:25
词汇“征营”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部分“征”和“营”来理解其可能的含义。
“征”通常有征召、征讨、征收等含义,而“营”则可以指军营、经营、营造等。结合起来,“征营”可能指的是征召士兵的军营,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临时营地。
在文学作品中,“征营”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战争时期的场景,如《三国演义》中的军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特定的军事组织或活动。
“征”和“营”都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它们的组合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在**古代,征营是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组织和战争文化。
提到“征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以及将领的英勇和智谋。
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征营”来描绘战场上的景象:
铁甲寒光映征营,
战鼓声声催人醒。
将军策马挥长剑,
誓将敌寇尽扫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军营的画面,士兵们忙碌的身影,战马嘶鸣,旗帜飘扬。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征营”的词汇,但类似的军事营地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征营”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主要与军事和历史相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并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营】
(形声。从宫,荧(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营,币居也。 、 《五等论》。注:“布居也。”-众目营方。 、 《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冬则居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