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8:03
词汇“挟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挟”通常指夹带或强迫,“尺”则是长度单位或测量工具。将两者结合,“挟尺”可能指的是一种用尺子进行测量或度量的行为,但带有强制或不情愿的意味。
由于“挟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或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或情境。
由于“挟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个特定文献或方言中的词汇,未被广泛采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挟尺”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不公平或强制性的测量行为,反映了对权力或权威的反抗。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强制性测量的情况,可以使用“挟尺”来表达。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挟尺”用于描述某种强制性的测量或度量,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
由于“挟尺”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挟尺”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挟】
(形声。从手,夹声。本义:用胳膊夹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挟,俾持也。 、 《国语·齐语》-挟其枪。刈耨鑮。 、 《管子·小匡》注-右掖曰挟。 、 《国语·吴语》-挟经秉枹。 、 《楚辞·天问》-何冯弓挟矢。 、 《战国策》-左挟弹,右摄丸。 、 《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 、 明·魏禧《大铁椎传》-骑马挟矢。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操刀挟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挟匕首。
【组词】
腋下挟着一本书;挟枪;挟弓;挟尺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