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22
词汇“[拘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束缚、约束或羁绊。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拘羈”由两个字组成:“拘”意为限制、束缚,“羈”意为羁绊、牵制。结合起来,“拘羈”指的是受到限制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的状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拘羈”常用来形容人被外物所困,无法自由发挥才能或追求理想。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古风歌曲中仍可看到其身影。
“拘羈”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束缚”、“羁绊”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拘羈”常与个人的命运、社会地位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可能受到的限制。
“拘羈”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被束缚的痛苦和渴望自由的愿望。
在个人经历中,“拘羈”可能与某些人生阶段的限制感相关,比如学业、职业或人际关系中的束缚。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拘羈”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在这拘羈的尘世,
我渴望一双翅膀,
飞越这无尽的束缚,
寻找那片自由的天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被锁链束缚的人,或者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鸟,这些图像都能很好地体现“拘羈”的含义。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沉重的曲目,来增强“拘羈”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ondage”或“restraint”,它们在表达上与“拘羈”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拘羈”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使其在文学创作和情感抒发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
2.
【耆】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引证】
《说文》-耆,老也。 、 《礼记·曲礼》-六十曰耆。 、 《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 《礼记·射仪》-耆耋好礼。 、 《诗·鲁颂·閟宫》-俾尔耆而艾。
【组词】
耆艾、 耆叟、 耆寿耇老、 耆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