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13
嘶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声音沙哑、刺耳,通常是由于声带受损或过度使用导致的。在汉语中,“嘶”字本身就有声音沙哑的含义,而“声”则是指声音。因此,“嘶声”合起来就是指那种听起来沙哑、不清晰的声音。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嘶声”常用来形容人物在极度疲惫、悲伤或愤怒时发出的声音,如“他嘶声力竭地呼喊着”。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嘶声”来形容某人声音沙哑,如“他感冒了,说话都是嘶声”。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声乐领域,“嘶声”可能特指由于声带问题导致的声音异常,需要专业治疗。
同义词:沙哑声、哑声、破声
反义词:清脆声、悦耳声、洪亮声
“嘶”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声音沙哑的含义,而“声”则是指声音。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嘶声”这个词汇,其含义一直延续至今。
在**文化中,“嘶声”常常与疲惫、悲伤或愤怒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它常被用来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
情感反应:听到“嘶声”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疲惫、悲伤或愤怒的情绪,因为它通常与这些情感状态相关。
联想:我可能会想到一个疲惫的歌手在演唱会上嘶声力竭地唱歌,或者一个悲伤的人在嘶声地呼唤着失散的亲人。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朋友的演唱会,他在台上嘶声力竭地唱着,尽管声音沙哑,但那份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我。
诗歌:
夜深人静时,
他嘶声呼唤,
星辰为之动容,
月光洒满孤寂的街。
视觉联想:我可能会想象一个疲惫的歌手在舞台上,汗水和泪水交织,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
听觉联想:听到“嘶声”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那种沙哑、刺耳的声音,仿佛是声带在痛苦地挣扎。
在英语中,“嘶声”可以对应为“hoarse voice”或“raspy voice”,这些词汇同样用来形容声音沙哑、刺耳。
通过对“嘶声”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声音的词汇,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准确、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意境。
1.
【嘶】
(形声。从口,斯声。本义:声音沙哑)。
同本义。
【引证】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露眼赤睛,大声而嘶。
【组词】
嘶嚷、 嘶嗄、 嘶喝、 嘶竭、 嘶丑、 嘶涩、 声嘶力竭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