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45:43
摩挲赏鉴:这个词汇由两个动词组成,“摩挲”和“赏鉴”。摩挲指的是用手轻轻地抚摸或摩擦,常用来形容对物品的细致触摸,感受其质地或形状。赏鉴则意味着欣赏和鉴别,通常用于艺术作品或珍贵物品的评价和欣赏。结合起来,摩挲赏鉴可以理解为通过触摸和视觉来欣赏和评价某物的过程。
在文学中,摩挲赏鉴常用于描述人物对艺术品或古董的细致欣赏,如在描述一位收藏家对古董的欣赏过程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艺术鉴赏、古董收藏等领域,摩挲赏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同义词:鉴赏、欣赏、品鉴 反义词:忽视、轻视、不屑
摩挲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手的动作,后来扩展到对物品的触摸。赏鉴则更多与艺术和文化的评价相关,随着文化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摩挲赏鉴常与文人雅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摩挲赏鉴给人一种细腻、专注和深沉的情感体验。它让人联想到静谧的艺术空间,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尊重。
在参观艺术展览时,我常常会看到观众对展品进行摩挲赏鉴,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艺术品的尊重,也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投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摩挲赏鉴着古老的诗篇,每一行字都如同历史的脉搏,跳动在指尖。”
摩挲赏鉴可以让人联想到安静的画廊,柔和的灯光下,观众轻声细语,手指轻轻滑过画框的边缘,伴随着轻柔的古典音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ppreciate and examin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对物品的细致欣赏和评价。
摩挲赏鉴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更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尊重。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就是流寓上海,也一定得生活较为安闲,在客栈里有一间长包的房子,书桌一顶,烟榻一张,瘾足心闲,~。
1. 【摩】 用手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抚摩。
2.
【挲】
抚摩。
【引证】
《玉篇》-挱,手梛挱也。 、 《礼记·曲礼上》。注:“泽,梛莎也。”雷浚曰:“梛莎即搓挪。”-共饭不泽手。
【组词】
摩挲
3.
【赏】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赏,赐有功也。 、 《墨子经》-赏,上报下之功也。 、 《易·未济》-三年有赏于大邦。 、 《礼记·祭法》-尧能赏均刑法。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善人富谓之赏。 、 《周礼·载师》-赏田。 、 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史记·项羽本纪》-未有封侯之赏。
【组词】
赏捞、 赏口、 赏田、 赏首、 赏设、 赏赣、 赏地
4.
【鉴】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 《广雅》-鑑谓之镜。 、 《淮南子·主术》-借明于鑑以炤之。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鑒。 、 《庄子》-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 、 《周礼》-春始治鑑。
【组词】
鉴诸、 鉴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