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7 04: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7 04:06:44
拘缚(jū f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束缚、限制或约束。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受到外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限制,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
“拘缚”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拘”意为抓住或限制,“缚”意为捆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拘缚”,用来描述更广泛的限制或约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拘缚”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礼教有关,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对个人的约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过度的规章制度或保守的思想观念。
“拘缚”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自由、压抑和束缚。它可能引发对自由和创新的渴望,以及对过度控制的反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感受到“拘缚”的感觉,比如在学生时代,繁重的课业压力让我感到被束缚,无法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拘缚”:
心灵的翅膀被拘缚, 在狭小的笼中挣扎。 渴望飞翔,却只能在梦中, 寻找那片自由的天空。
视觉上,“拘缚”可能让人联想到被捆绑的物体或人物,或者是被围墙或栅栏限制的空间。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锁链声或压抑的氛围音乐。
在英语中,与“拘缚”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estrain”或“constraint”,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拘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它不仅是描述限制的一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过度控制的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拘缚”可以丰富我的词汇量,并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
2.
【缚】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