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3:56
唾津:字面意思是指唾液,即口腔中的分泌物。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或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唾津”可能用来形容某物的价值极低,或者用来讽刺某人的言论或行为毫无价值。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唾津”来形容某人的建议或想法毫无意义。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生物学领域,“唾津”可能指代唾液的生理功能或其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
同义词:微不足道、无足轻重、不值一提
反义词:珍贵、宝贵、重要
“唾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唾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在**传统文化中,唾液被认为是不洁之物,因此“唾津”一词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唾津”一词给人一种轻蔑和不屑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微不足道和无价值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唾津”来形容那些琐碎且不重要的事情,以此来强调它们的无关紧要。
诗歌: 在岁月的长河中, 唾津般的琐事, 随风飘散, 不留痕迹。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吐出口中的唾液,这个动作可能让人联想到轻蔑或不屑。
听觉联想:听到“唾津”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吐唾液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让人感到不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re drop in the ocean”或“insignificant”,用来形容某物微不足道。
“唾津”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它不仅描述了唾液这一生理现象,还用来形容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唾津”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唾】
(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唾,口液也。 、 《素问》-脾为涎,肾为唾。 、 唐·杜甫《醉歌行》-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组词】
唾腺、 唾沫星、 唾盂、 唾壶
吐唾沫。
【引证】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顾而唾。
【组词】
唾面、 唾背、 唾脡、 唾涕、 唾掌;唾手;唾玉
2.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