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44:19
溃脓 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组织或器官因感染而产生的脓液积聚,并最终破裂排出的过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溃烂并排出脓液”。
“溃脓”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溃”意为破裂、崩溃,“脓”指脓液。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医学的发展,该词汇的含义和使用范围逐渐明确和固定。
在中医文化中,“溃脓”是疾病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医治疗强调促进脓液排出,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现代社会,该词汇更多出现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
“溃脓”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痛苦、不适和疾病。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伤口、疼痛和治疗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因伤口感染而溃脓,可能会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清创和抗感染治疗。
在诗歌中,可以将“溃脓”比喻为心灵的创伤:
心灵的伤口,溃脓着岁月的痛楚, 在夜的静谧中,悄悄流淌着悲伤的泪。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溃脓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pus discharge”或“abscess rupture”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溃脓”是一个专业且具有特定医学含义的词汇。在学习和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医学背景和语境。了解其词源和演变,以及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的对应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术语。在日常交流和创作中,合理运用“溃脓”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脓】
(形声。从肉,农声。本义:从疮口流出的黄绿色粘液)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脓血流离。
【组词】
脓血、 脓团
腐烂。
【引证】
《齐民要术》-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水芟之,草悉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