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53
溃疡 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因各种原因(如感染、压力、血液循环不良等)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和缺损。在医学上,溃疡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胃溃疡、口腔溃疡、腿部溃疡等。
“溃疡”一词源自拉丁语“ulcus”,意为“伤口”或“疮”。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ulcer”,在中世纪拉丁语中演变为“ulcera”。
在某些文化中,溃疡可能被视为不洁或不吉利的象征。在医学社会学中,溃疡的治疗和管理反映了社会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应对策略。
提到溃疡,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疼痛、不适和治疗过程的复杂性。这种联想可能引发同情、担忧或恐惧的情感反应。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人因为患有口腔溃疡而影响了日常生活,或者见证了家人因腿部溃疡而经历的长期治疗过程。
在诗歌中,溃疡可以被比喻为心灵的创伤:
心灵的溃疡,深藏不露, 在夜深人静时,隐隐作痛。
视觉上,溃疡可能让人联想到红肿、溃烂的伤口;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医生或护士在处理溃疡时的专业术语和操作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ulcer”、法语的“ulcère”、德语的“Geschwür”,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指向同一病理现象。
通过对“溃疡”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医学、文学和社会文化中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疡】
(形声。从疒(chuáng),昜(yáng)声。本义:痈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疡,头创也。 、 《释名》-头有创曰疡。 、 《周礼·医师》。注:“身伤曰疡。”-庀疡者造焉。 、 《尔雅》-骨干疡为微。 、 《礼记》-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
【组词】
疡子、 疡痍、 疡医
破损,溃烂。
【引证】
《素问·风论》-皮肤疡溃。
【组词】
胃溃疡;疡溃、 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