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9
吞没:动词,字面意思是指某物被水或其他液体完全覆盖或淹没,也可以比喻性地指某物被另一物完全吸收、融合或掩盖。
“吞没”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吞”和“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吞”指吞咽,“没”指消失或沉没。随着语言的发展,“吞没”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含义,既保留了字面意义,也扩展了比喻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吞没”可能与自然灾害或灾难性的历史相关联,如洪水、地震等,这些在文化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吞没”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或压抑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无助、恐惧和消失。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对失去控制或被边缘化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吞没”可能与面对巨大压力或挑战时的感受相关,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感觉自己被这些因素所吞没。
诗歌:
黑暗吞没了星光,
寂静吞没了喧嚣,
我在时间的河流中,
被回忆吞没。
在英语中,“swallow up”或“engulf”可以对应“吞没”的含义,但“swallow up”更多用于比喻,而“engulf”则更常用于字面意义。
“吞没”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可以用于描述具体的物理现象,也可以用于表达抽象的心理状态。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色彩,是理解和描述复杂情境的有力工具。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吞没”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