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47:49
词汇“歇工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与“休息”和“戏剧”有关。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歇工戏”可能指的是在工作间隙或休息时间进行的戏剧表演,或者是为了庆祝休息日而举办的戏剧活动。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古代或某些方言中,它可能用于描述特定的社区活动或节日庆典。
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文献,我们无法准确追溯“歇工戏”的词源和演变。它可能是由“歇工”(休息)和“戏”(戏剧)两个词组合而成。
在某些农村或传统社区,歇工戏可能是社区成员在农忙后放松和社交的一种方式,它承载着社区文化和传统习俗。
想到“歇工戏”,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邻里间的和谐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它可能唤起一种温馨和怀旧的情感。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与“歇工戏”直接相关的情况。但它可能与参与社区活动或观看地方戏剧表演的经历有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夕阳斜照,田间归人,
歇工戏开,笑声盈村。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村民们围坐在村头的大树下,观看一场简朴的戏剧表演,孩子们在旁边嬉戏,这种场景可能带来一种宁静和欢乐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由于“歇工戏”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社区活动或节日庆典可能存在,只是名称和形式不同。
“歇工戏”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习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传统的认识。
1.
【歇】
(形声。从欠。曷(hé)声。歇息与出气有关,故从“欠”。本义:休息)。
同本义(侧重于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以消除疲劳)。
【引证】
《说文》-歇,息也。 、 唐·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红楼梦》-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
【组词】
歇泊、 歇子、 歇午、 歇夏、 歇晚、 歇热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3. 【戏】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