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49
画饼充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画一个饼来解饿。基本含义是指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无法实现的愿望。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画饼充饥常用来讽刺那些只会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人。例如,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可以被视为一种画饼充饥的行为。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不要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例如,“你总是说你想去旅行,但从不存钱,这不是画饼充饥吗?”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只提出理论而不考虑实际操作的策略。
同义词: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望梅止渴
反义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词源: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画饼充饥”。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的语境和范围有所扩大。
在**文化中,画饼充饥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务实”和“实事求是”相对立。它反映了人们对于实际行动和结果的重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想和计划上。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警示和提醒。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总是沉浸在幻想中而忽视现实的人,提醒我要脚踏实地,不要被不切实际的梦想所迷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朋友总是谈论他们的宏伟计划,但却从不采取实际行动。我会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们,要将自己的梦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诗歌: 画饼充饥梦一场, 纸上谈兵空自忙。 脚踏实地方为道, 莫让幻想遮目光。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张白纸,他正专注地在纸上画着一个饼,而他的肚子却在咕咕叫。
听觉联想:可以是一段对话,其中一个人在描述他的梦想,而另一个人用“画饼充饥”来提醒他。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ilding castles in the air”或“pie in the sky”,都是用来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
通过对“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提醒我们要务实,不要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小生待~,小姐似望梅止渴。
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1.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
2. 【饼】 (形声。从食,并声。本义:古代面食的通称。后指扁圆形的面制食品)。
3.
【充】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充,长也,高也。 、 《仪礼·特牲礼》-宗人视牲告充。
4.
【饥】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饑,谷不熟为饑。 、 《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饥。 、 《诗·小雅·雨无止》-降丧饥馑。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 、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 《淮南子·天文》-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 《汉书·翼奉传》-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
【组词】
饥荒;饥馁、 饥时得一口、 饥氓、 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