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0:25
尘虑:这个词由“尘”和“虑”两个字组成。在汉语中,“尘”通常指尘土、尘埃,引申为世俗的、琐碎的事物;“虑”则指思考、担忧。因此,“尘虑”字面意思是指对世俗琐事的担忧或思考,常用来形容那些无关紧要的烦恼或忧虑。
“尘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对世俗生活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对琐碎事物担忧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尘虑”常与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相对立。在文化中,放下尘虑是修行的重要一环,有助于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解脱。
“尘虑”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束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无休止的、琐碎的烦恼,以及对这些烦恼的无奈和厌倦。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被尘虑所困,要学会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烦恼,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尘虑”:
在尘世的喧嚣中,我寻找一片宁静,
放下尘虑,心灵得以自由飞翔。
在英语中,“尘虑”可以对应为“worldly concerns”或“trivial worries”,这些词汇也传达了对世俗琐事的担忧。
通过对“尘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事物,以及如何通过放下尘虑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