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49:51
“强颜为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勉强装出笑容。基本含义是指在悲伤、痛苦或不愉快的情境下,为了掩饰真实的情感或为了迎合他人而故意表现出笑容。
在文学作品中,“强颜为笑”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如在小说、戏剧或诗歌中。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困难或不愉快时仍然保持表面的乐观态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情感表达和社交礼仪。
同义词:
反义词:
“强颜为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和社交礼仪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情感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保持表面的和谐和礼貌被视为重要的社交准则。因此,“强颜为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情感表达的控制和掩饰。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的坚强和无奈。它提醒我,有时候人们为了保护他人或自己,不得不隐藏真实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家庭问题感到非常沮丧,但在朋友面前我还是强颜为笑,不想让他们担心。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强颜为笑”背后的复杂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黑夜的深渊,我强颜为笑,
心中的泪水,无人知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微笑,但眼神中透露出悲伤;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轻快但歌词悲伤的歌曲,来表达“强颜为笑”的复杂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 on a brave face”或“fake a smile”,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在困难或不愉快的情况下故意表现出乐观或积极的姿态。
“强颜为笑”这个词汇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于情感的控制和掩饰。它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反映。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面对此事,我只好~了。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