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1:11
“曲圣”一词通常用来尊称在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领域有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的作曲家。字面意思是指在作曲艺术上达到圣人般境界的人。
在文学中,“曲圣”可能出现在对历史上著名作曲家的赞誉中,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音乐专业领域,如音乐学院或音乐评论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位作曲家的高度评价。
“曲圣”一词源于对音乐家的尊称,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中,对艺术家的尊称往往带有“圣”字,如“诗圣”杜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对世界著名作曲家的赞誉。
在音乐文化中,“曲圣”是对作曲家最高级别的尊称,反映了社会对音乐艺术的尊重和推崇。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会有不同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
提到“曲圣”,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创作出永恒旋律的音乐家,他们的作品跨越时空,触动人心。这个词带有一种崇高和敬仰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音乐学院的讲座中听到教授用“曲圣”来称呼贝多芬,这让我对这位作曲家有了更深的敬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曲圣的旋律如星辰般永恒。”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作曲家在昏黄的灯光下谱写着乐章,背景是他的交响曲在宏伟的音乐厅中回响。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对伟大作曲家的尊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德语中,可能会用“Komponisten-Gott”(作曲家之神)来表达类似的敬意。
“曲圣”这个词在我对音乐的理解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对作曲家的尊称,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赞美。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强我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