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5:31
词汇“[夭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词典中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分析,“夭”通常指早逝或未成年而死,而“促”则有短促、急促的含义。将两者结合,“夭促”可能指的是生命短暂或时间紧迫的状态。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形容人物命运的悲惨或时间的紧迫。
由于“夭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以形容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紧迫。
在**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紧迫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慨,这可能影响了“夭促”这一词汇的形成和使用。
“夭促”一词带有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夭促”这一词汇,但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来传达类似的意思,如“时间紧迫”或“生命短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夭促”来增强表达效果,如:
在这夭促的时光里,
我们如同流星划过夜空,
短暂而耀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流星划过夜空的画面,配以轻柔而略带哀伤的音乐,增强“夭促”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夭促”的词汇,但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来传达类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fleeting”或“short-lived”。
“夭促”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短暂和时间紧迫的深刻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促】
(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同本义。
【引证】
《广韵》-促,速也。 、 《汉书·高帝纪》注-促,速也。 、 唐·柳宗元《与萧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
【组词】
促柱、 促装、 促速、 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