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0:10
“介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心中有所牵挂或在意某件事情。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事或某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或不安,心中难以释怀。
“介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介”有介入、介意的意思,“怀”指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来描述心中有所牵挂或不满的情绪。
在**传统文化中,“介怀”常常与个人的修养和心态有关,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强调不因外物而影响内心的平静。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介怀”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内心的纠结和不安。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时,需要学会释怀和放下。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因为一次工作上的失误而介怀很久,后来通过与同事的沟通和自我反思,逐渐释怀并从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在诗歌中,可以将“介怀”融入到表达内心情感的句子中,如:“岁月如梭,往事如烟,唯有那份介怀,依旧在心间徘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眉头紧锁,背景是阴沉的天空,这样的画面能够很好地传达“介怀”的情感。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慢节奏、低沉的音乐来配合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介怀”可以对应到“take to heart”或“hold a grud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心中有所牵挂或不满的含义。
通过对“介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表达内心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也是人际交往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介】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清人》-驷介旁旁。 、 《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 、 《淮南子·脩务》-其虫介。 、 《史记·老庄甲韩列传》-急则用介胄之士。
【组词】
介士、 介卒、 介胄、 介人、 介马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