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2:00
词汇“征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征鸟”字面意思是指迁徙的鸟类。在古代文学中,征鸟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或战士,因为鸟类的迁徙往往伴随着长途跋涉和不确定性,这与人类的远行或征战有相似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征鸟”常用来营造一种孤独、漂泊的氛围,或者象征着离别和思念。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可能只在特定的文学讨论或鸟类学研究中出现。
“征鸟”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征”和“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征”有远行、征战的意思,而“鸟”则是指鸟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主要保留在文学作品中。
在**传统文化中,鸟类常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征鸟作为一种迁徙的鸟类,其象征意义多与离别、远行、漂泊等情感相关联。
征鸟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孤独和不确定性。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断寻找新家园的鸟类,以及那些为了生活或理想而不断迁徙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征鸟这个词汇并不常出现,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会遇到这个词汇,并从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征鸟”:
秋风萧瑟,征鸟南翔,
离愁别绪,随风飘扬。
天涯何处,是汝归乡?
征鸟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群鸟在秋天的天空中飞翔,背景是渐变的橙黄色,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迁徙的鸟类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如英文中的“migratory bird”,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比喻远行或离别。
通过对“征鸟”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虽然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在文学创作和情感表达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鸟】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 一般指骂人的粗话。
【组词】
鸟乱、 鸟事